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 |
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 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Na2O2没有完全变质 |
B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溴水 |
实验现象1: 上层溶液不变红,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实验现象2: 上层溶液变红 |
氧化性:Br2>Fe3+>I2 |
C |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的 |
D |
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在反应中体现硫酸的还原性 |
B.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Cu、Fe和Fe2O3混合物,反应后有固体剩余,其可能只含铁 |
C.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它们分解时发生吸热反应 |
D.铝在空气中表现为良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极难与氧气反应 |
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v(X)=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A.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和NaHS混合溶液中:c(Na+)=2[c(S2-)+c(HS-)+c(H2S)] |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c(CH3COO-) >c(Na+)>c(Cl-)>c(CH3COOH) |
C.室温下,向0.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时:c(Na+) > c(NH4+) > c(SO42-) > c(OH-)=c(H+) |
D.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的c(NH4+):①<②<③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CH4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共价键数为19NA |
C.6.4 g CaC2固体中所含阴离子数为0.2 NA |
D.1 L 1 mol/L的NaHCO3溶液中含有NA 个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