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请填空:

(1) 图中A管的作用是                                                   
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乙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     反应,可以观察到                
现象,若通入溴水中,发生       反应。
(3)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烧时的现象为                
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该先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配制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人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人500 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l~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中除托盘天平、烧杯、量筒外还有
(3)实验中就称取NaCl晶体的质量是g;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A、定容时俯视;B、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5)若定容时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1)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分离CCl4和苯(二者互溶)的混合物。

A.B.C.D.E为含同一种元素的常见物质。C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在1个C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电子数与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之比为3∶7。C和E均可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请回答以下问题:
(1)常温下将气体B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生成A和D,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E与氧气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D和E生成的化合物在某温度下加热分解,同时生成两种氧化物。且在此过程中,若有0.5 mol该化合物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mo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图所示是进行木炭与D浓溶液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它具有无污染.现象明显等特点。具支试管A中所盛固体下层是无水CaCl2(作载体不参加反应),上层是红热的木炭。实验时慢慢将D浓溶液滴到木炭上,反应即开始进行且能长时间剧烈反应。①写出木炭与D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试管B内出现的现象为
④在实验临近结束时,发现滴管中的D浓溶液难以滴下。若想再滴入几滴D浓溶液使木炭反应完全,最简单的办法是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X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洗气瓶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用文字简要解释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口Z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回答氯碱的如下问题:
(1)氯气、烧碱是电解食盐水时按照固定的比率k(质量比)生成的产品。理论上k=_______(要求计算表达式和结果)。
(2)原料粗盐中常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24等杂质,必须精制后才能供电解使用。精制时,粗盐溶于水过滤后,还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①Na2CO3、②HCl(盐酸)③BaCl2,这3种试剂添加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腊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①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与b%的大小_________;
②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
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2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