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反应原理是
。氨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热量高。近年,科学家发现用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合成氨气,使其有望成为替代氢能的新一代能源。
(1)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2)氨气燃烧时可能会生成氮氧化物而污染环境,但在一定条件下,氨气燃烧却没有任何污染,该反应原理是
,其中
是。
(3)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
所示的仪器中的(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明同学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填一种厨房调味品)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填序号).
A. |
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
B. |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
③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
A. |
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
B. |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
C. |
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
D. |
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
④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⑤下列哪些方法可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填序号).
A. |
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部 |
B. |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至集气瓶口 |
C. |
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
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
(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形成酸雨.
(3)在实验室里,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
的值为;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填符号).
(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通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填序号).
A. | 二氧化硫 | B. | 氢氧化物 | C. | 一氧化碳 | D. |
我市有一种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银杏树,它的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
),请你根据银杏酸的化学式计算:
(1)银杏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银杏酸中碳无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有关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
,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作用.
(3)实验室利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如图
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可以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的性质.
2013年12月15日,"玉兔"号月球车实现了月球上软着陆(如图),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了新的征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氧和液氢是运载"玉兔"号月球车火箭的一种推进剂,其原理是利用液氧和液氢剧烈燃烧反应所产生的巨大推力使火箭上升.在该化学反应中,液氧所起的作用是.
(2)"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帆板使用了高纯硅.高纯硅的制备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氢气(
)与四氯化硅(
)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
)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