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
|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
|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
|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 A.100m/s | B.140m/s | C.200m/s | D.2000m/s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初始时刻的速度与末时刻速度和的一半 |
| B.物体受到15N力的作用,若同时用10N和8N的两个力来代替15N的力,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
| C.物体的惯性越大,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越困难 |
D.根据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 与速度变化量 成正比,与所用时间 成反比 |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轿车越来越多,行车安全就越发显得重要。在行车过程中规定必须要使用安全带。假设某次急刹车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使质量为70kg的乘员具有的加速度大小约为6m/s2,此时安全带对乘员的作用力最接近
| A.100N | B.400N |
| C.800N | D.1000N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必大于分力 |
| B.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它运动方向相反 |
| C.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同时受弹力,而且在同一接触面上的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互垂直 |
| D.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
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的4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其合力为零。现在将其中的一个力F1在该平面内顺时针转过60°,其余的力均不变,则此时物体受的合力大小为
| A.F1 | B.![]() |
| C.2 F1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