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华和小红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套圈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不尽相同,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于是他们按图乙所示方法,找来圆弧轨道(末端水平)、一个小钢球,探究钢球水平抛出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前,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2: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需用测量水平距离s.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s的起点位置O,写出具体的方法        
(2)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①分析实验序号为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
②综合分析表中所给数据,请你写出s与h、H之间的关系式:         
③接着小华又想探究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与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小华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实验
序号
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
H/m
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m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s/m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s2/m2
1
0.5
0.1
0.45
0.2
2
0.5
0.2
0.63
0.4
3
0.5
0.3
0.78
0.6
4
1.0
0.1
0.63
0.4
5
1.0
0.2
0.89
0.8
6
1.0
0.3
1.10
1.2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地方(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5)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的关系。
(6)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7)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受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某同学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它的像S。

画出图中光的大致传播方向,(已知水面与凸透镜主轴重合)

作出图中的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个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让木块在长木板上滑行一段距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⑵如果在某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用圆柱体代替铁球做该实验,其好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答: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