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
(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小明为探究猜想二,又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和木块的重力大小分别为和
;
②如图A和B所示,将铜块和木块都平放在长木板上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和
;
③比较和
的大小关系,获得结论。(提示:此时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即为重力大小。)
老师肯定了小明的方案,因为:
(Ⅰ)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样道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即___________下的滑动摩擦力,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
(Ⅱ)我们学过的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
(6)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同班的小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物体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物体为止。就小华观察到的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空2分)
(7)课后,班级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桌面上的滑块A通过轻绳绕过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只一次性塑料杯子。测量时,向塑料杯中加适量水(当需加少量水时可改用胶头滴管),使滑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一次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杯中,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250ml,则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N;实验中选择一次性塑料杯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与课本中的装置比较后,请具体指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空2分)
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a装置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玻璃板的目的.
(2)图b装置可探究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3)图c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
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以下就是小明利用矿泉水瓶进行的一些小实验:
(1)将毛皮摩擦过的矿泉水瓶靠近不带电的纸屑,纸屑会被(选填“吸引”或“排斥”).
(2)如图甲所示,矿泉水瓶中装满水后插入吸管甲,用另一吸管乙向吸管甲上方吹气,吸管甲中水面会上升,这是因为.
(3)如图乙所示,在矿泉水瓶上扎两个相同大小的小孔A和B,发现从B孔喷出的水较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让矿泉水瓶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矿泉水瓶下落时运动会越来越快,这是因为力能__(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小明同学首先使纸板A和纸板B处于同一平面,可以在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OF.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的操作应该是:
。
(2)小明想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他的操作应该是:
。
(3)如果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此时反射角=度。
某同学想用白纸来代替平面镜做实验,他的理由是光射到任何物体上都可以发生反射。结果实验不成功,请你解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装置。
(1)小军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按图所示A、B、C、D四个步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如果与相等,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小芳同学完成步骤A后,直接完成E步骤:将石块浸没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静止时,测得水面比石块未放入时升高了H,则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
G排=,石块的密度ρ石=。
(28小题各空均用题中已知字母构成表达式;水的密度以ρ水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以g表示。)
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的烧杯、轻细线、铁架台、底面积为S且侧面有刻度的圆柱体金属块(其上表面有可拴细线的小孔)。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没入水中之前,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与它浸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