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需用 处理,以获得_____________;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剂是 。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融合完成并成功产生杂交细胞的标志是 。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 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动物组织或胚胎,理由是____________;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 。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则应在小鼠身体注射相应的抗原,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生成了A细胞,则A细胞为_____________ ,与A细胞融合的B细胞为 细胞,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 。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是 或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单克隆抗体与一般抗体相比其优点有 、 。
(4)如果该过程表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且A是精子,则A需要经过___________的过程,B则必需发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才能与A融合。
如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
① |
B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②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③ |
④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设置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层磷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4)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减弱/不变)。
为研究pH对酶活性的效应,将1克切碎的猪肝置于不同的pH的H2O2溶液中,然后记录释放2cm3氧气所需要的时间,计算H2O2酶相对反应速率(10-2·s-1)如下:
H2O2溶液所处的pH |
6 |
7 |
8 |
9 |
10 |
11 |
H2O2酶相对反应速率(10-2·s-1) |
1.0 |
1.3 |
1.8 |
2.2 |
2.0 |
1.4 |
(1)根据题中的数据,请绘制一个坐标曲线图,来表示pH对H2O2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2)根据(1)题的曲线图,推断此猪肝中的H2O2酶的最适pH可能是。
(3)在测定此H2O2酶活性时,将某一溶液pH直接由1升到10的过程中,H2O2酶的活性,原因是。
(4)如何通过实验更准确地推断这种H2O2酶的最适pH,请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下图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判定该结构为动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有[ ]([ ]内填写标号,横线上写文字,下同)而无。
(2)与神经元内突触小泡的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能发生翻译过程的细胞器是[ ] 。
(3)若该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则细胞内应含有较多的[ ],与其重吸收的功能相适应。
(4) 该细胞中含有两层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 。
(5) 若用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染液对该细胞染色,理论上染成蓝绿色的是[ ](填标号)。
(6) 该细胞不适合作为研究细胞膜成分的材料,原因是。
科学家发现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物高50%,他们推测这种现象可能与赤霉菌的某些代谢产物有关。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器具,完成以下实验
设计证明这一推测:
赤霉菌菌种、培养基、足够的水稻幼苗、蒸馏水、直尺、喷雾器、无土栽培装置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步骤:
①用培养基培养赤霉菌,一段时间后,提取培养基的滤液。
。
②。
③。(可按答题需要自行增加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