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分子化合物是纯净物 |
B.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
C.糖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可能是糖 |
D.钠可以保存在十二烷中 |
“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已知扎那米韦是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是以慢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其分子结构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19N4O7 |
B.在一定条件下,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加成、取代等反应 |
C.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4mol NaOH |
D.该物质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应 |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 |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
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
B.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说明该溶液中有Ca2+ |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
D.用核磁共振氢谱图鉴别乙醇和乙酸 |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大会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和琥珀酸酐的三元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材料 |
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
C.推广煤的干馏、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 |
D.发展水电,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
向200 mL 0.1mol/L 的Fe(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使Fe2+完全沉淀,加热、蒸干并灼烧混合物直至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固体的质量可能为
A.1.60 g | B.2.76 g | C.4.36 g | D.5.54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