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交错分布,薇甘菊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群,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
线虫 |
蜱螨目 |
弹尾目 |
其他昆虫 或小动物 |
个体总数 |
类群数 |
薇甘菊入侵区 |
1 890 |
226 |
123 |
48 |
2 287 |
15 |
群落交错区 |
1 198 |
132 |
99 |
114 |
1 543 |
15 |
本土植物区 |
1 084 |
120 |
143 |
49 |
1 376 |
14 |
数量总计 |
4 172 |
478 |
365 |
211 |
5 206 |
44 |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对土壤中线虫等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釆用______的方法,进行釆集、调查。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________, 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____________。
(3)薇甘菊与本土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______。
根据下图,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所示为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_过程,聚合成的多肽为 _______肽。
(2)图乙为_______的结构示意图。如果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 UAG , 则对应的密码子是_______,转录出该密码子的基因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是_______。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_种。
(3)在人体内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A.神经元 B.肝细胞
C.心肌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
(4)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下面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图中只显示其中的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是图______。
(2)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______。
(3)属有丝分裂中期的是图________。
(4)属有丝分裂后期的是图_________。
(5)这一生物是动物还是植物_____________。该生物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条。
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地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与“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关的概念图:
(1)填写有关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 ④ ⑤ __ ⑥ __
(2)②发生的场所主要为_________;③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洋葱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1)培养洋葱根尖时,如果没有经常换水,会出现烂根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洋葱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填序号)。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
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 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
(3)在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应找到____区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时,会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____期,染色体形态结构最清晰的是____期。
(4)下图表示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几个简图,若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下面是某一生物个体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及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1)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条,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填字母)。
(2)与图F对应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与图F对应的细胞有____(填字母)。
(3)与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时间相一致的是图____。
(4)若该个体基因型为YyRr,则图A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