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是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右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则可知( )
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
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 |
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
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
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也逐渐减小 |
B.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1+![]() |
C.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 |
D.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 |
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或静止 |
B.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
C.麦克斯韦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
D.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近地轨道上以线速度v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g′:g=4:1 | B.g′:g=10:7 |
C.v′:v=![]() |
D.v′:v=![]() |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0:1,两个标有“12V,6W”的小灯泡并联在副线圈的两端.当两灯泡都正常工作时,原线圈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表)的示数分别是()
A.120V,0.10A | B.240V,0.025A | C.120V,0.005A | D.240V,0.05A |
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