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类别 |
察举制 |
科举制 |
依据 |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
“以文取士” |
方式 |
长官举荐 |
自由报考 |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C.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
唐太宗说:“隋末无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这段材料说明唐朝统治者
①吸取隋朝灭亡教训②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
③鼓励群臣直言进谏④重文轻武以拨乱反正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齐民要术·序》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
D.反映了南方水田技术的成熟 |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菜肴形式日益多样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中外交流的空前频繁 |
B.民族融合的加深 |
C.士族在饮食享受上的追求 |
D.丝绸之路已经开通 |
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城市商品经济飞速发展 |
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的状态 |
C.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
D.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