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
| 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
| 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
|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
| 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下各项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 |
| B.马克思认为个人自由是绝对的,不应受到约束 |
| C.马克思肯定自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 |
| D.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判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 |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的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布兰代斯大法官拥有哪一项权力?
| A.言论自由权 | B.司法解释权 | C.弹劾总统权 | D.司法审查权 |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 B.缺乏公正性 |
| C.形式主义浓厚 | D.体现人人平等 |
“(东方文明)试图借训诫与榜样,造出些具有人为的高度伦理义务感的人;他们认为,靠这种培育,这些人便一定能够依据明智的判断治理同胞,而尽可能不援引固定的法律条文。这种思想模式,迥异于正常的西方习惯——后者乃是强调政治的核心是法理而非伦理。”可见
| A.西方自古就是法治社会 | B.西方政治文明比中国先进 |
| 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质是人治 | D.中国古代没有成文法律存在 |
图为某纪念馆馆藏文物,它纪念的是
| A.太原会战 | B.淞沪会战 | C.武汉会战 | D.七七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