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绅(今安徽亳州人)著有《悯农》诗两首,留下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文艺作品是( )
|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 B.米勒的《播种者》 |
|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
“百家争鸣仅仅是现象,藏在其背后的是新形成的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或阶层。”材料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讲学风气盛行,私学兴起 | B.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
| C.社会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 D.士阶层受各诸侯国重用 |
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
| C.“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收回 |
|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
| C.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 D.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开展()
①政治领域②文学艺术领域③经济领域④科学研究领域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
| A.马克思主义 | B.毛泽东思想 | C.邓小平理论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