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                   
(2)同舍生皆绮绣       被: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                                                               
文中写“同舍生皆被绮绣……”与“余则缊袍敝衣……”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请结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至少两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后面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解释加点的字词
(1)潭中鱼百许头()(2)佁然不动()
(3)水尤清()(4)不可久()
请选出下列四项中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

A.全石为底其境过清
B.潭中鱼百许头明灭
C.水尤冽以其境过
D.佁不动月色入户,欣起行

翻译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知其(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教然后知(4)学半
翻译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填空
本文集中论述了的关系问题,阐述了“”的道理。开篇以“”作比,用这句话与“”进行(写法),意在阐述⑦ 。而用 “《兑命》曰‘ 学学半’” 作结尾的作用是:

文言文阅读(共18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2)楚人怜之 ________________
(3)或以为亡 _________________(4)为天下唱 ________________
(5)置人所罾鱼腹中_________________(6)卒中往往语 _______________
翻译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他们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2其耒3而守株,冀4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出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1株:露在地面上树木的根和茎。2释:放,放下。3耒(lě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形状像木叉,就是犁耙。4冀:希望。
解释下列加点字:者:_____走:_____身:_____
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阅读《论语》节选,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名______,字______,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被后人尊为“______”
解释下面的词语。
四十而不惑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不亦说乎说博学而笃志笃
翻译句子。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