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怀》)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白杨礼赞》)
                         ,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鱼我所欲也》)
               ,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滁州西涧》中                             一句表明作者好象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这一心迹。
《论语》中阐明正确对待先进与落后态度的句子是:                                    
《水调歌头》中,                                    一句最能表达诗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篇名句默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5)《出师表》中表明青年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曰:“口口口口口,可以为师矣。”(《论语》)
(2)了却君王天下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破阵子》)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周敦颐《爱莲说》)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古诗文积累
根据上下文,默写诗文。(4 分)
① 白云团团,。(郭沫若《 静夜)) )
,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
③ 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 过零丁洋)) )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破阵子)) )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4 分)
① 王安石的《 登飞来峰》 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 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的景象深深陶醉。雪花也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了明媚春光,好似“”。

古诗文积累

1.

关关雎鸠,。(《关雎》)

2.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3.

子曰:"岁寒,。"(《论语》)形象地阐述了身处浊世更显君子风范的哲理。

4.

一代雄才曹操的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例如《观沧海》气势恢宏、包容天地万象,",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5.

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婉约词含蓄婉转,如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豪放词率直粗犷,如辛弃疾的",弓如霹雳弦惊。,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6.

古诗词中,化用前人诗文的妙例很多。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化用了"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苏轼《水调歌头》的"但愿人长久,",是从"隔千里兮共明月"脱化而来的。

7.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南宋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描写的雨景最接近?(

A. 巴山夜雨涨秋池 B. 春潮带雨晚来急
C. 萧萧暗雨打窗声 D. 天街小雨润如酥

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杜甫《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9)请你把所给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进行“古诗接力”(五言、七言均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