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若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回答小题。
图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丙功能区分布在河流下游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社会因素 | D.环境因素 |
大气运动的能量源于
|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对流层大气中对太阳辐射起散射作用的主要是
| A.水汽和二氧化碳 | B.云层和尘埃 |
| C.臭氧 | D.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
某一高山海拔为4000米,与山脚下的相对高度约为2500米,一般情况下,山顶气温比山脚下气温(对流层中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5℃)
| A.低24.15℃ | B.低16.25℃ | C.低9.75℃ | D.低26℃ |
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气温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 B.b>a>c>d | C.c>d>b>a | D.c>d>a>b |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仍明亮的原因是
| A.大气的散射作用 | B.大气的反射作用 |
| C.大气的吸收作用 | D.大气的保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