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是微生物群居体
你相信吗?你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并不是你自己的,甚至也根本不是人类的细胞,它们是细菌。我们的脚趾上有肉眼看不见的线状真菌在生根发芽,我们腹部有重达1公斤的细菌,我们的身体是由人类细胞、真菌、细菌和病毒组成的混合体,可以被看作是超个体或微生物群居体的一个最好例子。
最近,伦敦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上述观点,并阐述了人体内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他们说,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500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这些细菌组成了100万亿个细胞,外来的细胞大大超过了我们体内自身的细胞,我们自身的细胞只有几万亿个,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我们体内的基因大部分来自于细菌。
幸运的是,虽然这些细菌在分享我们的食物,但它们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实际上,细菌通常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的,它们通过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紧密合作,帮助我们抵御疾病的侵扰。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说:“我们已经知道某些时候很多疾病是由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发的,生物群居体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过程。”他相信这个方法运用于心脏病、某些癌症,甚至于一些神经疾病的研究。
(选自《科普文摘》,略有改动)本文主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第二段划线处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4分)
 霾
 什么是霾?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普遍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是因为它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全体家族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粒子。按照大小个来排列,颗粒物的家族中还有PMl0和PMI,即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l微米的粒子。
 PM2.5如此受到重视不仅仅因为它是霾的元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在人体中,PM10集中于喉部和鼻内,通过打喷嚏、咳嗽和流鼻涕得以清除;2.5~10微米的颗粒物停留于气管;PM2.5则会深入到肺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曾做过一个调研。PM2.5的增加,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人数成正相关。MP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l%,死亡率也有所上升。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形成的。 | 
| B.霾使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 
| C.PM2.5是霾的元凶,同时对人体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体肺部。 | 
| D.PM2.5浓度的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人数会相应增加。 |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主要运用了下定义,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 
| B.去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句中的“均匀”一词句意会改变。 | 
| C.本文主要介绍了霾的成因及危害。 | 
|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淘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昕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竞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硕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成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雏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
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作简要分析。
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桥之美》节选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连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捉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反激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下列诗句与画线句子描写的意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B.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加点句子运用说明方法的效果是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重而严肃地写出了孩子们喜欢热闹的特点。 | 
| B.亲切而生动地写出了画家们画桥的爱好。 | 
| C.委婉而巧妙地写出了田野的静。 | 
| D.明白而筒洁地写出了桥的美。 | 
文末“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指的是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道富有弹性的线。 B.一道孤立的线。
 c.山岩树丛及急流。 D.险峻的环境。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现桥之美。 | 
| B.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桥重叠交错,构成了丰富的画面。 | 
| C.画家们寻找到的不仅仅是桥,更是心灵的安静。 | 
| D.索桥在普通人眼里是“险”,但在画家们的眼里是具有生命力的美。 | 
阅读《变脸》节选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水上漂狗娃,爷爷也是一个苦命人啦。爷爷的爷爷没有留下田地房廊,只留下小船一只,闽江湖不宿客店,跑码头俭省号钱,我一辈子都在水上漂采漂去。年轻那时候,娶了一个婆娘,生了一个儿子……
 狗娃你婆娘、儿子到哪里去了?
 水上漂儿子出天花死了,独苗苗早就断了。婆娘哩,嫌我穷,跟野汉子跑了。哼,幸好,我没把变脸绝活儿付给她,从此赌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呸,女人家,扫把星,滚他妈的三十三!
 狗娃(一震,停止挠痒)……
 水上漂哎,咋个不抠了?
 狗娃(掩饰)我抠累了。
 水上漂莫累坏了,来,过来歇息。(将孩子揽到怀里)
 狗娃(依偎)爷爷,你真好。
 水上漂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
 狗娃(喜悦)爷爷,我要学变脸,快教我嘛。
 水上漂好,我先教你几句口诀,记住:家传绝技,独孤一枝。
 狗娃家传绝技,独孤一枝。
 水上漂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
 狗娃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
 水上漂记清楚……侍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哟……
 水上漂连声哈欠,渐转呓语,打起盹来。
 狗娃轻轻松出老人怀抱,童心独语,对月抒情。
 狗娃(唱)
 月亮走,我也走,
 我和月亮交朋友。
 给你说句悄悄话——
 我是黄毛小丫头!
 又是喜,又是忧,
 小丫头遇上好老头。
 心事不敢说出口,
 害怕爷爷把我丢!
 月亮走,我不走,
 我和月亮分分手。
 月亮躲进乌云后,
 我愿留在小船舟。
 音乐行弦,水上漂睡眼惺忪嘀咕。对画线句子中的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掏”字用得好,把爷爷的真诚以及寻找到继承人后的兴奋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 
| B.“教”字用得好,把爷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态度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 
| C.“望”字用得好,把爷爷焦灼不安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 
| D.“传”字“接”字用得好,写出了爷爷家族的世代传承。 | 
对狗娃的性格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直率实在 | B.胆小懦弱 | C.机敏灵活 | D.勤备好学 | 
对水上漂“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的做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与水上漂的“女人家,扫把星”的说法是一致的。 | 
| B.水上漂的婆娘嫌他穷而离开了他,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对女人有了偏见。 | 
| C.水上漂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传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 | 
| D.水上漂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祖传的绝活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 | 
对狗娃“(一震,停止挠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爷爷的悲惨身世,担心自己生活也不会幸福。
 B.听到爷爷诅咒女人,担心自己被抛弃。
 D.知道爷爷没把变脸的绝活传给婆娘,感到十分高兴。对狗娃唱词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情真意切,文辞典雅。 B.感情真挚,富有情味。
 c.清新质朴,通俗易懂。 D.不加雕琢,自然贴切。
阅读《猫》节选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加点句子中“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猫“畏罪潜逃”了②“我”不喜欢这只猫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 | B.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过失。 | 
| C.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 | D.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 | 
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
 B.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c.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
 D.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对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理描写肖像描写 B.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D.语言描写肖像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