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猫》节选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加点句子中“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猫“畏罪潜逃”了②“我”不喜欢这只猫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 B.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过失。
C.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 D.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

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
B.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c.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
D.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对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B.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D.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奋斗需要安静
杨 晔
①运动会上,径赛的激烈奔跑吸引所有人的眼球,呐喊不绝,鼓声震天。相比之下,角落里的田赛似乎无足轻重。跳高运动员屏声静气挑战一个又一个高度。最终一名男生脱颖而出。这场二十人的角逐项目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逐步挑战一个又一个高度。他孤独的身影一次又一次身轻如燕般地越过不断升起的高度。跳高场地稀稀落落的掌声和喝彩声丝毫影响不到他安静的神情。
②渐渐地裁判员有些坐不住了,他预言照这样下去,他能轻而易举打破记录。很快这个消息传遍开来。他的班主任和他的同学纷纷涌入场地,冷清的跳高场地一下子围住很多呐喊助威的人,他们大声给他鼓劲加油,并且有些同学喊道:跳吧,打破记录双倍加分呀。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仿佛听到了主席台上公布他破纪录的消息。但此刻裁判员轻轻地摇摇头,遗憾地说,他跳不过去了。果然,众目睽睽之下,他再也无法逾越新的高度。裁判员说如果没有人打扰,他完全有潜质打破记录。
③是的,煊赫的场面只能浮躁人的心灵,捧杀是最无形的最狠毒的手段。不打扰别人的奋斗也是一种欣赏,但心静如水更是自身修行的最高境界,屏蔽别人的打扰,不沉迷浮名,在寂寞中更能提升自己;拒绝外界的诱惑,不陶醉虚荣,在孤独中更能走得很远。
④李玉刚的玉面佳人形象,以及他圆润的歌喉使无数的歌迷痴迷,一曲《贵妃醉酒》更是醉了不知多少人的大唐之梦。而他不愿做迎风盛开的花,宁愿在角落里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他不接受采访,他卸除了微博,他要给自己留出空档去研究,留出时间去学习。把古典的底蕴之柔美和现代元素的巧妙结合是他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所以他能安静下来拒绝别人的打扰。
⑤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独处者,我不喜欢团体、流派和社交圈子,我没有任何朋友,因为我想保持距离。”只有与喧嚣保持距离,才能不被打扰,才能安稳自己的世界,才能更加妙笔生花。
⑥钱钟书一生淡泊名利,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被采访,拒绝各种社会头衔,各种学术会议。他只想不被干扰,只想安静,只想潜心自己的研究。他毕生的奋斗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⑦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正如佛家有言:“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虽然静不一定生慧,但慧的产生一定要安静。只有拒绝引诱,不专注浮夸虚名,心才会达到静定。越是顽强的奋斗越是需要安静的心境,愈是激烈的挑战就愈需要淡泊的心态。
⑧请默默地祝福别人在奋斗中收获,也愿奋斗中的人始终握住恬淡的心态。
⑨淡泊更明志,宁静才致远。
阅读全文,请概括题目“奋斗需要安静”在文中的两层意思。
答:
文章第①、②段描述运动场上跳高比赛的场面,有什么作用?
答: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作用。
虽然静不一定生慧,但慧的产生一定要安静。
答:不一定:
一定: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而他不愿做迎风盛开的花,宁愿在角落里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暖爱拂过红围巾
邓迎雪
蒋小玲想送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事情的起缘是她看见同学林美琪的妈妈就围着那样好看的红围巾,石榴红的颜色,金色的丝线若隐若现,看上去毛绒绒的,给人感觉非常温暖,再衬上林美琪妈妈那件有蕾丝边的黑棉衣,那美丽的搭配效果,立即就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花轻轻击中了蒋小玲的心。
她想给妈妈买条这样的围巾!妈妈每天去市场卖菜,围的是一条黑白相间的薄薄的旧围巾,回家的时候,脸颊常冻得红红的。蒋小玲想,如果妈妈围上那条暖和又漂亮的红围巾,肯定就不怕冷了。
蒋小玲去商场悄悄看了看,但是一看价钱,热切的心好像立即被凉水浇了,120元,而蒋小玲只有30元,离这个数目还远着呢。尽管如此,蒋小玲还是摸了摸围巾,果然细致绵软,手感很好,那美丽的色泽比春天的花朵还鲜艳。导购小姐说,这是澳州产的羊绒围巾,今年卖得最好。
蒋小玲无精打采地离开商场,心里失望透了。她一边走一边想围巾,忽然有个想法跃上心头——她可以在学校捡饮料瓶卖钱,说不定就能凑够买围巾的钱呢。
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兴奋。
蒋小玲平时住校,一周才回一次家。这天放学吃过饭后,趁着班里没人,蒋小玲鼓足勇气去教室后面的灰斗里捡瓶子。只见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只饮料瓶,蒋小玲忙高兴地弯腰去捡,忽然,身后响起阴阳怪气的口哨声,蒋小玲一惊,回头见是胖男生张承虎。蒋小玲脸红心跳,仍旧低下头捡瓶子。张承虎怪声怪气地问,蒋小玲,你在干什么。蒋小玲没有理他,拎着袋子走出了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后边传来他稀里哗啦的笑声。
蒋小玲心里有些难过,但想想那条漂亮的红围巾,这些不好的情绪转瞬即逝了。
那天晚自习后,蒋小玲拎着一袋子塑料瓶回了寝室。室友邵娟立即掩鼻子反对,这是垃圾啊,有病菌。蒋小玲的脸又红了,她赶快拎着放置到卫生间一角。直到第二天,她和打扫卫生的赵阿姨商量,才把那袋塑料瓶放在赵阿姨放置工具的贮藏室里。赵阿姨夸蒋小玲说,现在像你这样懂事的孩子可不多啊。
渐渐地,班里同学都知道她捡瓶子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笑话她。蒋小玲发现,他们不再到处扔空瓶子,而是悄悄地放到她的塑料袋里。刚开始,她很不好意思,再后来,她会大方地有礼貌地说声谢谢,内心里洋溢着小小的温暖。
蒋小玲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蒋小玲摇摇头,神秘地一笑。
蒋晓林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地。她的步子轻快,嘴角不住地绽开小花,她喜滋滋地想,虽然收入很少,但毕竟积少会成多啊,这样算来,她春节前应该能实现买围巾的愿望啦。
就这样一点一滴,蒋小玲卖废品的收入积攒到了85元,再加上她的零用钱,已快够买一条美丽的红围巾了。可就在她即将实现这小小梦想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她改变了计划。
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后,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通报了初二班一位女生家庭的不幸遭遇。就在前天,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生父亲突然犯病,挥刀砍向她和弟弟,妈妈为救她姐弟两个,死死地抱住父亲,结果被父亲砍成重伤,女生和弟弟受了轻伤,现在她们一家三口,住在两个医院里。她家里本来就很穷困,现在遇上这样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也因此,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向他们捐款,奉献爱心,帮他们度过难关。
班上的几名女生听着听着就哭了,蒋小玲也哭了。
班里开始捐款的时候,蒋小玲第一个捐款,120元,正是那条红围巾的价格。那天,天很冷,下着雨,但当她把钱放进红色捐款箱的时候,心里却特别温暖、踏实,这份爱心,那名同学和家人更需要。
蒋小玲想,看来今年给妈妈买不成那条红围巾了,但是相信明年冬天,她一定会给妈妈买一条最漂亮的围巾。
蒋小玲为什么想送给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答: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蒋小玲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蒋小玲摇摇头,神秘地一笑。答:
⑵蒋小玲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地。
答:
文章写蒋小玲想方设法要为母亲买一条漂亮的红围巾,好不容易凑够了钱,却插入初二班一女生家庭横遭惨祸,有什么作用?
答:
结合全文,谈谈蒋小玲身上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答: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①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②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③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④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⑤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
⑥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我的超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 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⑦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1)文学作品中那些蕴含积极进取精神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读者找到自己的影子,因而文
学回答了“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
(2)任何文学作品都能让读者感悟人生要义,还能让读者不断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提出“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的观点后,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了这个观
点?
请结合自己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

我只有一束鲜花
“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我们全家人都在他们的盯视之下。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做事,连走路都轻轻的。父亲平时要被喊到离我们家五六华里的一个小村去做活,因为他没有资格在园艺场做工。父亲如果早一年回来,我上学的事肯定会化为泡影。
上学前,妈妈和外祖母一遍遍叮嘱我:千万要听话啊——听各种人的话,无论是谁都不要招惹啊。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这是我必须记住的,即在外面千万不能提到父亲。就这样,我心里装着一大堆禁忌,战战兢兢背上了书包。
可能因为我太沉默了吧,从第一天开始,学校里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我。我每时每刻都是拘谨的,尽管我总是想法遮掩它。我试着对同学和老师微笑,或者至少对他们说点什么才好——试了试,很难。
从学校出来,一个人踏上那条灌木丛中的小路时,我才重新变成了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同学和老师知道我们家的详细情况。就在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了一个奥秘:校园里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孤单。我敢肯定,这个人大概也像我一样,暗暗压着一个可怕的心事。这不仅是当时,以至于后来一生,我都会从人群中发现那些真正的孤单者。
她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她来这所学校已经一年多了,她与所有老师都不一样,我觉得她那温柔的眼睛抚慰着每一个同学,特别是投向我的时候,目光中竟然没有歧视也没有怜悯,而仅仅是一份温煦、一种滚烫烫的东西。
当时离学校十几里外有一处小煤矿,每到了秋末全班就要去山上捡煤,以供冬天取暖用。因为雨水可以把泥中的煤块冲洗出来,所以越是下雨就越要爬到山上。大家都穿了雨衣,可是“黑子”几个故意不穿,故意溅上满身满脸的黑泥,像恶鬼一样吆吆喝喝。我好不容易才捡到的煤块,一转眼就被他们偷走了。有一次“黑子”走过来,狞笑着看我一会儿,然后猛地喊了一句父亲的名字。雨水像鞭子一样抽打我的脸。我吐出了流进口中的雨水,攥紧了拳头。“黑子”跳到一边,接着往前一拱,把我撞倒在斜坡上。坡很陡,我全力攀住一块石头。这时几个人一齐踢旁边盛煤的篮子、踢我的手。我和辛辛苦苦捡到的煤块一起,顺着陡坡一直滚落下去。
我的头上、手上、全身上下都被尖尖的石棱割破撞伤,雨衣撕得稀烂。我满脸满身除了黑泥就是渗出的血,雨水又把血水涂开来……有几个同学吓坏了,他们一嚷,班主任老师也跑过来,他只听“黑子”几个说话,然后转脸向我怒吼。我什么也听不清,只任雨水抽打我的脸。
正在我发木的时候,有一只手扶住了我:音乐老师!她无声无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她领我直接去了场部医务室。我的伤口被药水洗过,又包扎起来。场医与她说了什么,我都没有听清。离收工还有一段时间,她领我去了宿舍。
我今生第一次来老师的住处:天啊,原来是如此整洁的一间小屋,我大概再也看不到比这更干净的地方了。一张小床、一个书架,还有一张不大的办公桌——我特别注意到桌旁有一架风琴;床上的被子叠得整齐极了,上面用白色的布罩罩住。屋里有阵阵香味儿:水瓶中插了一大束金黄色的花……
她要把我衣服上的泥浆洗掉、烘干,我只得在这儿耐心地等下去。天黑了,她打来饭让我一起吃。这是我一生中所能记起的最好的一餐饭。我的目光长时间落在了那一大束花上……我想起我们家东篱下也有一丛金黄色的菊花。
第二天上学,我折下最大最好的几枝,小心地藏在书包里。我比平时更早地来到了学校……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后来的日子我就像有了一个新的功课:把带着露珠的鲜花折下来,我用硬纸壳护住它们,这样装到书包里就不会弄坏。如果上课前没有找到老师,就得小心地藏好。我看到她急匆匆往办公室走去了——她如果在课间休息时回宿舍就好了,那时我就会把花儿交给她。我倚在门框上,咬着嘴唇等待。第一节课下了,她没有返回,我只好等第二节课。课间操时她终于回到了宿舍,可我又要被喊去做操。我知道,我的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大蓬颤颤的、香气四溢的鲜花—— 比起我无尽的感激,这只是一份微薄的礼物。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大束鲜花。
第1段中说:“‘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害怕”表现在哪几方面?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她无声无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②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文章多处写到“鲜花”,其作用是什么?
你如何理解“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大束鲜花。”这句话?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感谢。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大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①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②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