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生态梦】
2013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江苏代表团,在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不是有一首歌就叫《太湖美》吗。确实生态很重要,希望苏州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为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苏州市水利(水务)局、《姑苏晚报》联合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我的天堂我的水"有奖征文活动。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有关太湖保护的法律和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民的环保意识和道德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对太湖水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和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太湖水资源保护的监督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
(1)针对以上问题,请你运用八年级或九年级"法律部分"的有关知识,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太湖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依据)。
建议 |
理由(依据) |
(2)将同学们的建议反映给有关国家机关可通过哪些渠道和形式?并请说明参加这类活动 对中学生自身成长有何意义(例如: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注意:每项都只需列举一条。多列举不扣分。回答"意义"时不得与举例雷同。)
渠道和形式:
意义:
材料一:学完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中有关人口问题的内容,小明根据从网上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了以下两幅图表:
(注:图1, 1990--2000增长约1.3亿;2000--2010约增长7390万)
(1)上述两幅图表分别反映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哪些特点?
材料二:我国大气中可吸入颗粒浓度远远高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我国每年在环保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环保投入逐年增加。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之间的联系。
材料三:绘制好图表后,小明感受颇多,于是在校园网论坛上发了一个“人口论坛”的帖子,广大师生纷纷发帖、跟帖。以下是部分帖子的内容:
(3)小明发现上述网友的留言有的是不正确的,请你帮忙纠正。
材料一:
【回眸航天之路】
时间 |
成就 |
1964年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70年 |
① |
…… |
…… |
2013年 |
神舟十号发射成功,为将来空间站建造做准备 |
注:航天科技的发展,可以带动数以万计产业的发展。我国在“神舟”系列飞船中先后进行了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半导体、特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写出表格中①空缺的科技成就。表格左面的“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材料二:【感悟航天之路】回顾航天发展之路,国家共投入了三百多亿元人民币;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和科研人员凭借着不懈努力和勇敢气魄,一次次把国家的崭新高度标记在太空。
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经济、文化原因。
材料三:【展望航天之路】在20多万科技人才的共同参与合作下,中国人靠自主创新,突破了发动机材料、燃料、发动机、太空漫步等技术,走出了一条简单而实用的探索航天事业的新路。
材料一:见漫画《绝境》。
材料二:中共十八报告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田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漫画《绝境》反映了在我国的国土资源利用中产生了什么问题?该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从资源的重要性和违规用地的危害两个角度,分析我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必要性。
材料三:在一次“‘美丽中国’该怎么做?”的网上调查中,共有23847人参与,调查项目及投票比例如下:
建设“美丽中国”的途径 |
投票比例 |
加大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监察力度 |
70% |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创意产业 |
71.2% |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坚持绿色、低碳理念 |
72.9% |
…… |
(3)请你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在调查表上再增加三条调查的项目。(不得与材料重复)
材料一:阅读漫画《吃的变迁》
给啥吃啥有啥吃啥想啥吃啥缺啥补啥
(1)漫画形象地反映出近6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2000-2010 年十年成就展示
(3)这十年以来,我们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主要得益于哪一基本国策?(2)
(4)展望未来,再过10年,我们将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2 分)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极大的增长:
指标 |
1978年 |
2001年 |
2011年 |
2012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45 |
96000 |
471564 |
519322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240 |
6860 |
21810 |
24565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134 |
1748 |
6977 |
7917 |
注:201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094美元,在世界185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84名。
(1)从材料一中,你收获到了哪些信息?
材料二:漫画
(2)三则漫画共同反映了当前怎样一个真实的中国?要改变这一现实的根本途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