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9日,山东客车司机宋洋驾驶承载33名乘客的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感觉一阵剧痛,但他强忍病痛,用右手代替失去知觉的左手,在失去意识前的短短100秒内成功完成减速变道、停靠应急车道、打开双闪警示灯、拉起手刹、开启车门疏散乘客等一系列安全操作。宋洋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保证了全车乘客的安全,自己却因突发脑干出血失去了生命。
而这一切,绝非偶然。宋洋工作认真细致,每天出车前都会仔细检查乘客是否系好安全带;他服务热情周到,每次出车都确保车上备有晕车药、针线包、急救箱;百忙中的他,总是抽空看望母亲,陪她唠家常、做家务。宋洋被赞誉为"最美司机",他的事迹被中央和省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正向社会持续不断传递着正能量……
请回答:宋洋正在向社会传递着哪些正能量?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现,使空气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告别雾霾改善空气质量”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调查反馈】
材料一:
(1)雾霾天气频现反映了我国当前怎样的环境状况?从调查反馈中你发现雾霾天气会产生哪些影响
【他山之石】
材料二:美国早就立法通过“清洁空气法案”,对不迭标地区和企业依法进行严惩;要求发动机生产商革新技术,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标准的产品。
上述材料信息对我国“告别雾霾改善空气质量”有哪些启示?
【身体力行】
材料三:汽车尾气也是导致PM2.5高数值的“贡献者”之一。一些市民“一边堵车骂雾霾,一边开车造雾霾”。因此,消除思想上的“雾霾”才能消除环境中的雾霾。
请你简要谈谈对“消除思想上的‘雾霾’才能消除环境中的雾霾”这句话的理解。
【与法同行】
通过初中两年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做到学以致用。以下是初二(1)班学生生活中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11月11日,“网购狂欢节”。小亮劝说妈妈不要因为网上店家的宣传,脱离自身的需要去疯狂网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小亮的做法获得“大家的点赞”,自然有其道理。请你列举两条道理。
片段二: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网络谣言虚拟隐藏,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
(2)网民小东说:我有权发表言论,但净化网络环境责任与我无关。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明辨是非】
中国梦,承栽着13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追梦之路还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小明同学是我市某校八年级学生:某天早上起床晚了,上学途中为了赶时间阉红灯,当交警把他拦下时,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不受法律处罚”;到了学校后,当老师询问他迟到原因时,他谎称自己在上学途中因救助倒地老人而耽误了时间。
(1)小明同学言行有明显错误之处,请找出来并综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找出两处即可)。
(2)分析小明同学言行错误的基础上,请运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知识引导小明同学做一个合格公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900-2002年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12月4日,宁波受雾霾天气影响,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3000米,空气质量达到中度到重度污染程度。雾霾天气,除了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之外,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当雾霾遇到冬季寒流,导致各大医院急诊患者中,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比例同比明显上升。
材料三:面对雾霾天气,国家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并加大环保执法,提醒公众加强自我保护;部分企业表示,要响应政府号召,遇重污染天气,将采取停产等措施,并且积极转变产业结构;随着PM2.5知识的普及,公众采取减少出行、少开车等方式积极应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有何影响?
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雾霾天气的危害。
(3)材料三中的举措给我们战胜雾霾天气提供了哪些有益借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这是继07年嫦娥一号、10年嫦娥二号之后,我国发射的第3颗月球探测器,也是首颗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携带有一台无人月球车,重3吨多,是我国设计最复杂的航天器。外国媒体对此报道称:“中国在很多太空技术上已经领先,已经是三个航天大国之一。”
材料二:中国GDP增长情况表(亿元人民币)
| 年份 |
1978 |
1982 |
1985 |
1996 |
2000 |
2003 |
2005 |
2007 |
2009 |
2010 |
| GDP |
3645 |
5323 |
9016 |
71177 |
99214 |
135823 |
183217 |
257305 |
340507 |
397983 |
注:2010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人均GDP仅3800美元,排名在世界第100名之后。
材料三: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根据材料一、二,有人惊呼“中国已经崛起,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驳斥。
(3)结合材料三,请谈谈为了实现“经济强国梦”,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