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 |
B.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
C.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
D.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 |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
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
B.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
D.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 |
C.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
D.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
4 |
与乙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