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
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0C和300C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0C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人等量本尼迪特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红黄色,丙呈无色 | B.甲呈无色,乙呈红黄色,丙呈蓝色 |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红黄色 | D.甲呈浅红黄色,乙呈红黄色,丙呈蓝色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C.细胞溶胶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
D.细胞质中没有酶 |
右图表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它切成三截①、②、③(图中a.纤毛;b.大核;c.根部),能再生成喇叭虫的部位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①②③ |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仁 |
光合色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①水稻 ②蓝细菌 ③变形虫 ④大肠杆菌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下图的曲线为表示有氧呼吸强度与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数量关系(横轴表示有氧呼吸的强度,纵轴表示离子的吸收量),其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