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中国女报》介绍西方杰出女性时,逐渐从贤妻、孝女转向女爱国者、女政治家。这种变化表明
| A.革命取代改良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
| B.辛亥革命成功使女子获得了解放 |
| C.女性的政治地位已与男性完全平等 |
| D.女报逐渐担当起国民教育的职责 |
该图片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的外交环境。请判断这一宣传画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一时期( )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60年代 |
| C.20世纪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 |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由武力解决转为和平解决,其标志是( )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
|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
| C.江泽民八项主张讲话 |
| D.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
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指的应该是( )
| A.保皇派 | B.维新派 | C.立宪派 | D.革命派 |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
|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
某校高三文科班王同学为了加强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单元的理解和记忆,直观地反映了秦汉以来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绘制了四幅相关朝代中央机构的图表,其中首次体现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是 ( )
| 皇帝 |
皇帝 |
皇帝 |
皇帝 |
|||||||||||
| 太尉 |
丞相 |
御史大夫 |
枢密使 |
参知政事 |
三司使 |
门下省 |
中书省 |
尚书省 |
枢密院 |
中书省 |
宣政院 |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