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国内交通业发展迅速 |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 | 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 B. | 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
C. | 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 D. | 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 | 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B. | 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
C. | 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 D. | 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
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 B. | 美国内战时期 |
C. | 俄国十月革命期间 | D. | 巴黎公社期间 |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C. |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 D. |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
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 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 | 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 B. | 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
C. | 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 D. | 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