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
B.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民国十一年,孙中山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进行了一系列不懈努力,其中不包括
A.提出“耕者有其田” | B.颁布《临时约法》 |
C.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 D.接受“三大政策” |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43.
A.禁烟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文化大革命 |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
B.改革开放在上海 |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
D.上海,红色的摇篮 |
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
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
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