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甲、乙、丙、丁是商周时代的人,请判断哪位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曾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 |
| B.乙带兵攻打过商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
| C.丙是西周王族的后代,但智商低下 |
| D.丁是商朝末年的平民,但德才兼备 |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地广阔 | B.工场手工业发达 |
| C.工业革命开始较早 | D.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改革的进行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 C.一五计划的实施 | D.人民公社的建立 |
下表是中国近代某学堂制订的学员课程计划。据此判断这类学堂最早创立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 B.洋务运动时期 |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下面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该图最能说明
| A.传统农业的解体 | B.近代工业的兴起 |
| C.国际贸易的发展 | D.经济结构的优化 |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的发展 | B.君主专制的演化 |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传统科技的兴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