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所指的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C.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下表反映了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中国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大跃进”运动 |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 |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1934年,中国银行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 |
B.封建主义的束缚 |
C.官僚资本的侵蚀 |
D.股票市场的紊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