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这“天下一大变局”的重要影响不包括
| A.皇帝制度的确立 | B.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
| C.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制度的形成 | 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
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外交新战略
②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
| A |
理学发展为心学 |
儒学更加强调人的主观精神 |
| B |
黄宗羲“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
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精神 |
| “C |
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 |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 D |
《共同纲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社会主义法制日益完善 |
龙云在《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计划》中写道:“上海既失,即无国际港口,国际交通顿感困难了……南方战区可能扩大,到那时,香港和越南铁路都有问题了……我的意见,国际交通应当预做准备,即刻着手修筑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这样可以直通印度洋。”据此可知龙云计划提出的背景是()
| A.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
| B.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侵占了上海 |
| C.日本已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
| D.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
下表是1885、1908年在华的外国航运所占比重情况(吨位)()
| 年份 |
(百万) |
英国 |
美国 |
日本 |
德国 |
其他 |
| 1885 |
8.0 |
81.1% |
6.9% |
1.4% |
6.2% |
4.3% |
| 1908 |
44.6 |
60.4% |
1.1% |
16.2% |
16.2% |
5.9% |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①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远洋航运技术提高
②英美比重的下降是由于受自由主义政策推行所致
③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加深趋势
④德日两国比重的增加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下表内容可集中体现出( )
A学习西方,实业救国 B 顺应潮流,变革制度
C瞩目现实,立宪实业 D 思想解放、救国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