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威胁, 中共“六大”被迫自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郊区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召开。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中共“六大”召开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 B.国共两党对峙时期 |
| C.长征期间 | D.抗日战争期间 |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口口口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口口口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 A.公私合营 | B.新经济政策 |
| C.罗斯福新政 | D.斯大林模式 |
《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 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
| 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
| 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 |
| 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
|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
|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
| 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