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 A.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
| B.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
| C.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中责任重大 |
| D.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 |
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关键举措是()
| A.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 B.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部落 |
| C.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 D.多数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 |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
| 明经 |
选《札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 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
|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
|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
|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
对下边两幅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一是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图一中的相权相对分散
③图二反映了明朝中央政治的组成情况
④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不断走向衰落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
|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
|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
|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
|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