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
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 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新变化不包括
A.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B.工厂规模显著扩大 |
C.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 |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80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包括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晚清福州文人郭柏清在《沁泉山馆》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丘恣铲除,百万磳田(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A.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 B.大批农民弃农经商 |
C.农民种茶收入增加 | D.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
乾隆长兴县志记载:“宋罢镇将,置巡检寨,元、明因之,本(清)朝因之。顾商贸之辐辏而繁,而巡检之额设较省。无他,生逢盛治,巷列千所,夜户不闭,罗店百族,道不拾遗也。”这表明
A.城镇商业功能增强 | B.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
C.百姓生活习俗改变 | D.朝廷军事力量削弱 |
“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物产,……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然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