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 A.柏拉图 | B.普罗塔戈拉 | C.亚里士多德 | D.苏格拉底 |
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 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
| 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guǐ),是目前所知西周最早的青铜器。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为: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武王伐纣有比较确切史实依据 |
| B.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 |
| C.西周具有非常浓厚的神权色彩 |
| D.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 |
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 )
| A.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 B.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
| C.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 | D.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
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
| A.英国、法国——原生型 | B.日本、英国——感应型 |
| C.美国、德国——次生型 | D.中国、日本——次生型 |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自我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下列观点能最有力反驳查理一世的是( )
| A.君权神授说 | B.分权学说 |
| C.人民主权说 | D.人文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