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一诗:“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 )
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 |
B.孙中山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 |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 | B.新四军 | C.义勇军 | D.抗日联军 |
“人间处处倡民主,无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新文化运动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甲午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普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汉代内外朝制度 | B.唐代三省六部制 |
C.元代行省制度 | D.明代内阁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