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熊月之在《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一文中指出:自上海开埠以后,人们时常会说到上海在传递西学、文明输入方面的作用,称上海为“新文明之出张所”“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近代上海这一独特地位的有
①李鸿章主持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②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③梁启超主笔《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强
④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学习西方的技术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倡西学、兴民权 |
读图得识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图片中不能推出相对应史识的是()
《摩登时代》是1936年由卓别林导演的喜剧电影,从中我们看出在经历大萧条后,美国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恐惧和迷茫。若要为《摩登时代》设计与剧本风格一致的广告剧照,最能让广告商心仪的画家是()
A.莫奈 | B.凡·高 | C.塞尚 | D.毕加索 |
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弗洛姆认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直接造成“上帝死了”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 | B.牛顿力学 |
C.达尔文的进化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