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学习西方的技术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倡西学、兴民权 |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
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 |
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 |
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书在序言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提倡民主与科学 | D.实业救国 |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 B.领导工人运动 |
C.农村包围城市 | D.国共两党合作 |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 |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
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
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是指()
A.五四运动 | B.中国共产党诞生 |
C.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 D.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