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论文列出了一下主要参考书目:李威熊《中国经学发展史论》、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该论文研究的对象最可能是( )
| A.王阳明的《知行录》 |
| B.李贽的《焚书》 |
| C.魏源的《海国图志》 |
| D.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
阅读宋代耕地面积与税收情况,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
总耕地面积 |
农业税 |
各级商业税 |
| 996年 |
312万顷 |
1249万两 |
2210万两 |
| 1021年 |
525万顷 |
2321万两 |
6389万两 |
A.宋代是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B.封建政府非常重视对外贸易
C.经济的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D.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革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在此,庄子
| A.强调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 B.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修身养性 |
| C.主张建立统一的法治国家 | D.认为治国要以仁义和道德为主 |
周王朝的大小官职,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这样就形成了“世卿世禄”的局面。同时,还出现了不少以官职为氏号的家族,占有大量地产。这体现出
| A.西周政治统一和经济统一相结合 | B.政治集权和经济集权并重 |
| C.周代政治受血缘关系影响很大 | D.周王在全国建立宗法制度 |
清代史学家赵尔巽评太平天国时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这段推论
| A.论据充分结论错误 | B.论证不力结论正确 |
| C.以人带事史论分离 | D.立场片面因果颠倒 |
下图阴影部分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这一组织的发展
1967年 1973年 1995年 2004年
| A.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对立 | B.实现了货币的完全统一 |
| 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D.基本实现了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