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实验探究的问题。
科学研究发现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1)此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____。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举出两种)。
(2)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中,作为对照组。
(3)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 __。
科学家研究发现,同种植物在高原地区长得较为矮小,原因是紫外光可促进生长素氧化分解,进而抑制植物生长。为验证紫外光 抑制植物生长,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材料用具:燕麦幼苗,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蒸馏水,琼脂块,刀片若干,40W白炽灯和紫外灯管等。
(4)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2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向A、B两烧杯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
步骤二: ,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放在A、B两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其中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步骤三:在培养过程中,A组用40W白炽灯照射,B组 。
步骤四:切下A、两组B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
a、b。将a、 b置于 两侧,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5)结果预测:
在一定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一定条件下,若用甲图装置测定获得图乙中的G点对应的值,则甲图中B三角瓶内应放置的液体为(“NaOH”或“NaHCO3”)溶液。
(2)据乙图分析,在该实验条件下,此绿色植物的光饱和点是。适当提高CO2浓度,图乙中的E点将向移动。
(3)丙图中的a、b、c、d表示物质,则a表示,其元素组成是。d表示,b还原形成c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还原形成的c(填“大部分”或“少部分”)离开卡尔文循环。
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甲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像(乙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图中实线表示 ,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代号表示)
(2)乙图中的C相当于甲图曲线中的 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乙中图形推测,甲图中的4N应该等于 。
(3)乙图中的[4] 的变化是 。
(4)甲图中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 ,此段相当于乙图分裂图像中_______(字母)时期。
在充满N2和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右图,请回答问题。
(1)6~8h间,光合速率____(大于、小于)呼吸 速率,容器内的O2含量_____,CO2含量_____,植株干重_______。
(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10h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
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图Ⅰ图Ⅱ
①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 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
③ 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 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________ |
b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c 不移动 |
d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e________ |
f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下列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
(1)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D类物质的是()
A.呼吸酶 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2)在A结构上发生的是 过程,其中以mRNA为模板,以 为运输工具,将合成物质C、D的原料运送到结构A上通过 (方式)连接起来。
(3)蛋白质在体内不但有生成,还有降解,保持一个平衡的过程,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泛素是一个含有76个氨基酸的多肽,可以以共价键与蛋白质结合。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降解,这一过程依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物质进行水解时,需__________个水分子,控制该多肽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_________个脱氧核苷酸,泛素遇 ,会发生紫色反应。
②人体内不需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以及细胞内被称为“消化系统”的 (填一种细胞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