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来看,第二句中的“意”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纪昀评价这首诗“气机生动,语亦清老,结有神致”,你认为尾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 此词作于江上舟中。诗句“篝灯强把锦书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原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泊岳阳楼下①
杜 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 ①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768年,作者于此大约两年左右后病逝于湘江孤舟之上),是逢国破家衰时流亡之作。
泊歙浦
【南宋】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注】方岳,南宋诗人、词人。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进士,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有旧嫌而取消任命。方诗的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赏析。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是借江上停泊所见之景抒发情感,但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的尾联进行分析?
【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词中的“此花”是 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 等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词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词以“歌还泣”结尾,表达了一种较为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词作简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