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维坐标统计图,图中立方体为正方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若X、Y、Z依次表示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对某工业区位的影响程度,G位于正 方体上底面上,则G代表的工业类型可能是
A.电子工业 | B.钢铁工业 | C.化学工业 | D.石油工业 |
如果X、Y、Z依次表示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F位于正方体的右侧 面上,E的数值为3.0%,则F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现代型 | B.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
C.传统型 | D.原始型 |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
C.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此日,图中甲港的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A.17时40分 | B.17时20分 |
C.18时40分 | D.18时20分 |
此日,乙岛居民观察到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A.东南 | B.东北 | C.正北 | D.西南 |
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的反气旋 | B.南半球的气旋 |
C.北半球的气旋 | D.南半球的反气旋 |
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
B.北京寒冷干燥 |
C.北极处于极昼和极夜过渡时期 |
D.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东南风 |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盆地的集水、集盐中心。1942年罗布泊面积为3600平方公里,1962年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消失。图甲为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现罗布泊湖盆内某地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形成图乙景观水平层理构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化 | B.侵蚀 | C.搬运 | D.沉积 |
最后导致罗布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湖水外泄 | 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
C.盲目截水,河流断流 | D.围湖造田,引水灌溉 |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该区域可能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是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关于该小组勘探的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河流在 冬季水位较低且结冰 |
B.该地区的秋季可以看到成熟的柑橘,是当地典型的自然带 |
C.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丰富 |
D.该地区春季回温,小麦返青,缺水最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