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钯(Pd)催化偶联反应是近年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例如:
反应①
化合物I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I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                        
(3)化合物III与化合物II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4)化合物IV的结构简式为                        
(5)V是化合物II的同分异构体。V的分子中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V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6)1分子与1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有机化合物VI,VI的结构简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将它们依次确定。试确定A、B、C、D、X各代表何种溶液,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入下列空白: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X:_______。

已知:①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 ,④
(4)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
(5)已知0.1mol液态的B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36.68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由中学化学常见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丁_______、戊_______。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__。
(3)写出甲→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A→乙+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Ⅰ、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的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D组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C组物质中某一物质在常温时能与冷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
(4)D组中某一物质与E组中某一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A、C为无色气体。

(1)物质M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C是________,F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D是使用最广泛的合金的主要成分。E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 ,A、B、C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
(2)A的最高价含氧酸分子中心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杂化。
(3)A、B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下图一所示(“O”表示B原子),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 ,一个A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A原子有_____________个。B原子的堆积方式与下图中的_______相同。(填“图二”或“图三”)

(4)1183 K 以下D 晶体的晶胞为钾型,而1183 K 以上则转变为铜型,在两种晶胞中最邻近的D 原子间距离相同,则两种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之比为____(可用根号表示)。
(5)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分子X 可以通过氢键形成“笼状结构”而成为潜在的储氢材料。X 一定不是______(填标号)。
A. H2O B. CH4C. HF D. CO(NH2)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