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利用精炼镁渣(含有MgO、KCl、MgCl2、BaCl2、CaCl2、FeCl3等杂质)回收MgCl2的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25℃时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

物质
CaCO3
MgCO3
BaCO3
Mg(OH)2
Fe (OH)3
Ksp
4.96×109
6.82×106
5.1×109
5.61×1012
2.64×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时的离子方程式                                     
(2)溶解时温度不能太高,也不宜太低,要求控制在35℃左右,其理由是             
(3)操作I包含多个操作,分别为                     过滤,洗涤,烘干。烘干时需要减压烘干,原因是                                                       。
(4)为减少Na2CO3的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在中和工序(中和后溶液接近中性)结束前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      离子,选择检验该离子的原因是                   
(5)母液的主要成分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晶格能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目前出现的“不粘锅”,其秘密就是表面有一种叫做“特氟龙”的涂层,实际上就是号称”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试写出四氟乙烯单体合成“特氟龙”的化学方程式和其反应类型。
反应 类型
(2)请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制肥皂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反应 类型
(3)请写出苯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反应 类型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上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
(4)请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BG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原电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__;
(2)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质溶液中Ag+向_________极移动。
Ⅱ.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3B(g)===2C(g),开始时,A的浓度为2 mol·L -1,B的浓度是4 mol·L-1,2 min后,A的浓度减少0.8 mol·L-1,则
(1)v(B)=___________,v(C)=____________。
(2)在2min末,C的浓度是____________,B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16分)Ⅰ: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_____
A.电解水制氢:2H2O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CO+ 3H2
(2)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1,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从3 min到9 min,v(H2)=________mol·L-1·min-1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 H2,同时生成1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Ⅱ: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3)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 + 2H2(g) CH3OH(g) ΔH1
反应II: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2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I”或“Ⅱ”)。
②已知反应Ⅰ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 0 (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2 mol/L, 则CO的转化率为
(4)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2分)X、Y、Z、W、Q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 XW2是通常呈液态的有机物,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元素Z的原子序数加8,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次外层电子数等于Y和W2 -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回答)
(1)XW2的电子式为
(2)Z的气态氢化物在同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最高是因为
(3)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交警可以用H2SO4酸化的K2Cr2O7溶液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其产物为乙酸、Q3+等。请写出此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4)含W的两种元素种类相同的酸式铵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某种燃料电池一极通乙醇的最简单同系物蒸气,一极通Z2,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请写出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