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利用CO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图1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I中,曲线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部分数据已填人表中,请补充完整。
实验组 |
T/℃ |
起始浓度/mol•L-1 |
等质量催化剂的 比表面积/m2•g-1 |
|
CO |
H2 |
|||
①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② |
280 |
1.20×10-3 |
5.80×10-3 |
124 |
③ |
350 |
|
|
124 |
其中设计实验组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
(3)“图2”所揭示的规律是:在p1压强达平衡时______;并请画出在p2压强下(p2> p1)的曲线。
(4)在碱性条件下可将合成甲醇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常温下,取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后溶液的pH=8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后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0.1 mol/L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填“>”、“<”或“=”)。
(3)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H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HCO3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4)有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四种盐溶液:
A.NH4HCO3; | B.NH4A; | C.(NH4)2SO4; | D.NH4Cl,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填序号)。 |
在80℃时,将0.40 mol N2O4气体充入2 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2NO2(g)△H=" +57" kJ·mol-1,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N2O4)/mol |
0.40 |
a |
0.20 |
c |
d |
e |
n(NO2)/mol |
0.00 |
0.24 |
b |
0.52 |
0.60 |
0.60 |
(1)计算a =,此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改变条件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能使c(NO2)/c(N2O4)值变小的措施有(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升高温度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向混合气体中通入稀有气体
根据条件推测下列有机物名称,其中A、B为不饱和烃,C为高分子化合物。
(1)写出各物质结构简式AB
(2)写出下列转化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B→C,
CH3CH2 CH2OH→B的方程式,
A和溴水(足量)的化学方程式,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
及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 Q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短周期元素中,某些不同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铍和铝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编号为③的元素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等
(1)编号为⑤的元素的符号为,其在周期表中位于。
(2)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2的离子方程式:。
(3)己知AlCl3的熔点为190 ℃(2.5×105Pa),沸点为182.7℃,
试推测:
①BeCl2是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②Be(OH)2的碱性比LiOH 。
(4)根据Mg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 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 __(用化学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