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无要加强城镇的交通、供水、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发挥城镇聚集人才、聚集科技、聚集产业等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栽力,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外延扩张。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的方法和形式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完成下列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尊重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当前条件下,也出现了农业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搞好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是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和增强农业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我国是如何解决“谁来种地”这一难题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变动着的价格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

图1
(1)读图1,描述我国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并运用所学《经济学常识》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于生产者来说,首先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改变,如果某些要素的价格上升而其他要素价格不变,企业一般会以更多的其他要素来替代成本较高的要素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经济学上称之为替代法则。对于所有者来说,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化则意味着收入分配的改变。

图2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图2反映的变化对于企业经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个人收入分配的积极影响
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和现实的经营问题。企业家要勇于面对现实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生产要素价格和成本的变化给自己企业经营带不同问题。图3所示的帕累托法则,揭示了原因(成本变化)与结果(经营问题)之间的必然联系。

图3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企业应如何应对生产要素价格和成本的变化。
少数公共物品(如生产生活用水、电力、燃气、公交等)和公共服务关系国计民生,完全由市场调节会造成诸多弊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的价格一般由政府来制定。
(4)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行使公共物品定价权力时,政府应如何提高决策的权威和公信力。

近年来,丽江遭受着“过度商业化”的质疑。
一种声音:目前丽江古城街道两旁纳西族人所居住的院落,改成了店铺、客栈和酒吧已经很难见到纳西族原著居民的踪影。原有的古朴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民族歌舞、摩梭风情被蒙上了厚厚的商业气息。
另一种声音:丽江还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结合的古城,现在的建筑、民族服饰、餐饮体现的都是纳西族的历史文化。丽江要古朴,也要发展。
身在熙来攘往的商业街,心里向往的却是曾经古朴的丽江。古朴一定意味着贫穷和守旧吗?这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请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围绕我国历史文化古城的发展向管理者提出建议。

世界城市化的规律警示我们,当城镇化率进入40-60%的阶段,是决定城镇化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期,我国的城镇化率刚过50%。人们在追求城镇化的幸福中,遇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种种矛盾,交通难、居住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成为影响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不利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国政府和公民应如何化解影响幸福指数的不利因素。

海洋经济是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2008年---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注: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植物栽培业、海洋牧业、海水灌溉农业等。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矿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海洋药物工业、海洋能电力业、海洋空间利用和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服务业等。

(1)请说明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并说明海洋经济三大产业的成长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
与陆地不同,海洋资源空间复合程度高。有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也有溶存或生活在海水中和储藏在海底或海底之下的资源,还有通过水体运动而发生的资源等。不少海域,海底是油气田,水体是渔场,水面是船舶航行的航道。
(2)海洋资源的存在状态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3)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指导意义。( 10分)
面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人赞同李嘉图的观点,完全由市场来调节。也有人认为凯恩斯的主张好,由政府来主导。
(4)请简要评价李嘉图和凯恩斯的观点,并结合《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