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斑螯素能抑制肝癌的发展,去掉斑螯素中的两个甲基制得的化合物——去甲基斑螯素仍具有相应的疗效,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2HCHO+NaOH→ CH3OH+HCOONa
 (Diels-Alder 反应)
③当每个1,3-丁二烯分子与一分子氯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有两种产物: CH2ClCH=CHCH2Cl;CH2ClCHClCH=C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         ;第①步反应中还生成另一产物,此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H的结构简式          ;第⑤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3)去甲基斑螯素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X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X的一种结构简式              
(4)结合题中有关信息,写出由制备丁烯二酸酐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某物质A有如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关系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是,B是,G是,X是(均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

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得到一种白烟Y和一种强酸Z,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Y的电子式: ______。用电子式表示Z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戊的单质与X反应生成的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考查知识点:由原子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性质。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书写,以及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中,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

如图A~J均代表无机物或其水溶液,其中B、D、G是单质,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是气体,J是磁性材料,常温下H为无色液体。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I________;
(2)写出反应A+B→E+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的溶液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X、Y、Z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三种气体,X为黄绿色,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品红试液,品红褪色,将溶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向Y的水溶液中滴入品红试液,品红褪色,将溶液加热后,溶液又呈红色;向Z的水溶液中滴入红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Y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__;
(2)将X通入Y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Y的化学方程式是

A、B、C、D四种化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紫色,A、B、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向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与C的溶液混合可制得A,试推断: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
C→A____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____, B+C→A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