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A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mol·L-1 H2SO4溶液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则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B
向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0.1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
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表明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4 mol
B.原混合酸中H2SO4浓度为2.0 mol·L1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 B.0.15 mol/L C.1.8 mol/L D.0.24mol/L

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丁和甲中氢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丙中含有第2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用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如下:
3 Fe2+ 2S2O32+O2+4OH= Fe3O4 + S4O6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
B.还原剂是Fe2,氧化剂是S2O32和O2
C.每生成1mol Fe3O4,转移3mol电子
D.当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56g S2O32

将1 mol A(g)和2 mol B(g)置于2L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B(g)C(g)+D(g),并达到平衡。C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下图I中曲线b所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II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第4秒钟达到化学平衡状态,0~4秒内,以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225mol·L-1·s-1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7.36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