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对外发布。《规划》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规划》要求坚持了( )
①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与“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B.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C.中河![]() |
D.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责任。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西南地区人民的“渴”望成为希望;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矿井下生命存活的渺茫变成生还的奇迹。从哲学角度这表明了 ( )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②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干旱,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关于旱灾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从哲学上看,这一结论体现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④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④ |
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我国某研究所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在世界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人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9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国家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②人与自然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③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