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安徽省1987-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两个时段,安徽省
| A.旱地减少最多 | B.耕地减少呈加速趋势 |
| C.城镇建设用地几乎不变 | D.农村建设用地增加近70% |
读图推测
| A.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 |
| B.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减缓 |
| C.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高于城市 |
| D.此趋势会使南部粮食地位可能降低 |
下列北纬20°纬线穿过的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是
| A.热带草原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C.热带荒漠带 | D.热带雨林带 |
温带荒漠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A.海拔高度 | B.海陆位置 | C.气压带和风带 | D.地形起伏 |
在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和排序正确的是
|
|
|
|

下列关于热带雨林带和苔原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带植物种类多,苔原带植物种类少 |
| B.热带雨林带植物需水量少,苔原带植物需水量多 |
| C.热带雨林带植物较低矮,苔原带植物较高大 |
| D.热带雨林带植物需要热量少,苔原带植物需要热量多 |
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判断问题:
甲地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 A.水稻种植业 | B.旱地种植业 | C.草原畜牧业 | D.山地畜牧业 |
适合在甲地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 |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
| C.玉米、大豆、黄麻、甜菜 | D.水稻、甘蔗、玉米、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