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90-2009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化轨迹(我国几何中心位于104.90E,36.20N)。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90-2009年间
A.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直在几何中心的东北 |
B.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
C.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小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 |
D.经济重心一直在向东南方向移动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助于缩小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距离 |
B.人口重心南移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
C.2004年后,经济重心西移是因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
D.2007年后,人口重心西移是因为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 |
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空间结构是稳定的、不变的 |
B.区域空间结构主要受自然因素制约 |
C.区域空间结构仅指各种区域要素空间分布形式 |
D.从空间分布形式上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
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
B.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
C.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
D.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 B.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
C.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
B.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
C.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
D.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 | B.工业区 |
C.交通区 | D.住宅区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
B.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
C.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
D.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
下面一些观点或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是
①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需求的增长,应优先加快经济数量增长
②在保护全球环境过程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③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转嫁污染
④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因受技术水平限制,也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A.①② | B.③④ | C.④⑤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