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90-2009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化轨迹(我国几何中心位于104.90E,36.20N)。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90-2009年间
A.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直在几何中心的东北 |
B.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
C.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小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 |
D.经济重心一直在向东南方向移动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助于缩小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距离 |
B.人口重心南移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
C.2004年后,经济重心西移是因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
D.2007年后,人口重心西移是因为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 |
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好 |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 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
C.以青壮年男性人口为主 |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
迁入人口对该城市的影响有
A.缓解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 B.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 |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A.农村人口中接受完整义务教育人口占三分之二 |
B.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
C.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小于城市 |
D.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①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②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③ 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④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是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A.印度、美国、巴西、中国 | B.中国、美国、印度、巴西 |
C.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 D.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
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从图中分析可知,两工业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科技发达 | B.内河航运便利 | C.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D.国家政策的扶持 |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 B.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绿化环境 |
C.改造传统产业 | D.加大煤、铁等资源的开采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