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 |
B.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 |
C.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 |
D.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故数量减少 |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
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
福建省福清县王氏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筷子)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①血缘亲情产生的凝聚力 ②传统的孝义观念③政府的提倡和干预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其权益有较强冲击作用的是
A.君轻民贵思想、焚书坑儒 | B.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 |
C.有教无类思想、中朝的设立 | D.“仁”的思想、郡县制 |
唐睿宗说:“彰善瘅(憎恨)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谏臣须蹇蹇匪躬之士,宪官须孜孜嫉恶之人”。唐肃宗规定:“其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强调
A.监察官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 B.监察官员的职权范围 |
C.监察官的地位 | D.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
(2011年广东省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 B.察举制的完善 |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 D.科举制的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