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微机”“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 B.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 |
C.传统文明的逐渐消失 | D.古代文字发展到近代文字 |
(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5)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旗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 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
A.队形操练 | B.武艺训练 | C.阵法演练 | D.习惯养成 |
(2015年上海卷历史25)下侧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A.俾斯麦 |
B.马克思 |
C.圣西门 |
D.列宁 |
(2015年上海卷历史16)“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做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拿破仑()
A.发动雾月政变开启了拿破仑时代 |
B.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C.推行《法国民法典》动摇了欧洲封建秩序 |
D.击退了反法联军的多次进攻 |
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A. | 莫斯科战役 | B. | 库尔克斯战役 |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D. | 列宁格勒战役 |
(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